对其它国家严卡谈判期限,对中国却主动提及商讨延长两国暂时降低关税的期限。
中美新一轮谈判尚未开始,美国财长已经放风给中国“特殊”待遇,这会是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的契机吗?
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,当地时间7月22号,美国财长贝森特告诉福克斯商业频道,他将于7月28、29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,会见中方官员,进行中美第三轮的贸易谈判。
为了这次谈判,美国已经提前放风,贝森特早就表示,这次中美高层会晤,可能会涉及一系列更广泛的话题,包括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的问题等等。
可以说,美国对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的期待很大。
与当下正在激烈进行中的欧美,乃至美国和诸多国家的贸易谈判相比,中美贸易谈判还是比较特殊的。
一方面,中美关税方面的问题基本已经谈好,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这次双方谈判会讨论延长暂时降低关税期限的事情,这实际上就是暗示,中美在这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矛盾。
所谓的延缓暂时降低关税期限,本质上就是为此前特朗普当局自找台阶的做法,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。因为中美第一轮、第二轮关税谈判的时候,美国国内经济已经撑不住了,所以主动要求谈判,并同意取消关税。
而这跟特朗普此前咄咄逼人的加税策略,是相矛盾的。
再加上中美战略互信被美国方面的言行损伤殆尽,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税谈判,最终结果是一个阶段性、暂时性的成果。
中方给予美国6个月的稀土出口放松期限,而美国给中国的关税减免,也是限期的。
现在说要商讨延长这个期限,实际上就是要把这种暂时的,阶段性的关税谈判,变成更长期的,甚至永久的关税协议。
与美国跟其它国家的关税谈判相比,这堪称是一个“特殊待遇”,因为贝森特此前在谈及美国跟欧盟、日韩等经济体的关税谈判时说,在特朗普政府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,将有一系列的贸易协议,“他认为8月1日是一个相当严格的截止日期。”
对他国而言,8月1号就是严格的截止日期,对中国而言,就是主动商讨延缓降低关税期限。这充分说明,经过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博弈,美国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实力,也开始学着尊重中国了。
当然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也说明美国通过关税施压中国,进而从中国获取更多利益,至今仍未放弃。
逻辑非常简单,中美关税谈判,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,如果美国真的想要缓和双边关系,那就应该直接把这种阶段性成果变成永久性的,而不是依然想要“谈”,而且还暗示要谈中俄能源贸易等跟美国无关的事项。
说穿了,虽然在国内经济压力,以及中国的反制面前,美国不得已主动降低了关税,但他们依旧希望利用关税,从中国榨取更多经济、甚至非关税的外交和政治利益。
从中国的角度来讲,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针对这个问题表示,在经贸问题上,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,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,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础上,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,减少误解,加强合作,推动中美关系稳定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平等、尊重、互惠,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态度了。
至于美国想要更多,那得看他们愿意付出什么代价了,想空手套白狼,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大时代资本-专业股票配资价格-微信股票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