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央视新闻报道,欧盟委员会证实美方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决定后,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态"寻求全球合作伙伴展开紧急磋商"。
美国这记重拳,专打欧盟的经济命门。汽车领域关税直接从10%跃升至惊人的30%,德国经济部内部报告估算未来18个月或导致该国对美汽车出口直接腰斩。更糟的是,覆盖领域远超汽车,铝、关键矿产、半导体钢轮毂一个不落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法国财长勒梅尔毫不掩饰焦虑:"这不是普通摩擦,它瞄准欧洲工业心脏,是对我们经济自主性的猛烈攻击。"
欧盟最初反击计划看似强硬——威胁对美高粱、生物乙醇等约50亿美元商品开征对等关税。明眼人一看就明白,这力度在美国年输欧商品总额面前,仅算九牛一毛。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鲁斯一语道破:"牌面太小,筹码太轻,白宫恐怕眼皮都懒得抬一下。"
欧美矛盾迅速升级,贸易裂痕变成难以跨越的鸿沟。欧盟领导人此刻处境艰难,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他方寻求解困之法。
冯德莱恩近期对华态度的悄然调整是个关键信号。她近期公开提到“欧洲应探索与中国在清洁技术等共同利益领域合作的可能性”。这与半年前力推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强硬姿态形成微妙反差。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紧随其后释放善意,认为在应对系统性挑战时,"中国是难以绕开的伙伴"。
这背后是冰冷的数字在说话:2023年中欧贸易额虽因全球环境承压,仍保持在7810亿美元高位。对华贸易直接关联着欧盟近300万个工作岗位。中国经济对欧盟供应链的重要性不是口号能替代的。
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的态度更为直接:"现在是把那些过时的战略依赖‘恐惧’收起来的时候了。现实问题需要现实伙伴提供现实解方。"
特朗普(资料图)
中国庞大的市场对欧洲出口商吸引力依旧不减。去年,欧盟27国对华出口总值近2400亿欧元。若仅计算货物贸易,中国稳居欧盟全球第三大出口市场宝座。
中国的核心诉求清晰可见:技术领域的公平准入是核心。欧盟《外国补贴条例》和《国际采购工具》等政策形成的壁垒让中国企业步履维艰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言不讳:"扼杀中国电动车技术流入,本质是固步自封,只会拉大欧洲与全球先进制造的差距。"
摆在欧盟领导人桌面上的,是一个高风险选择题。继续随美对华科技打压注定代价高昂,欧洲工业界要求半导体设备自由出货的呼声日渐高涨;若掉头深度绑定中国市场,又需承担产业竞争加剧的阵痛与技术流向东方的疑虑。
法德分歧公开化——马克龙倡导战略自主的声音和朔尔茨呼吁“降风险但需贸易支撑”的务实立场并存,显示内部统一决策的艰难。
布鲁塞尔的经济策略专家塞巴斯蒂安感叹:"欧洲在钢丝上跳舞,一头是盟友的政治引力,一头是无可替代的巨大市场磁力。冯德莱恩转向中国不是战略浪漫,更像是被现实逼出的理性抉择。"
欧美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刮乱了冯德莱恩的棋局。转向中国求助不再是一种可选项,更像是严峻现实的必然结果。但布鲁塞尔的真正挑战才刚开始:它能承受对华政策真正转向的战略代价吗?
特朗普(资料图)
冯德莱恩手中那份求助函能否成功发出已经不是悬念。关键是欧盟拿什么筹码来换取北京的支持与合作意愿。
欧盟的战略天平,此刻正被重塑自身未来的关键问题所牵引:技术限制清单与产业合作备忘录,是否可能摊在同一张谈判桌上?
大时代资本-专业股票配资价格-微信股票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